竹荀和竹笋有什么区别

竹荀和竹笋有什么区别

竹荀:在中国人的饮食当中,占了相当位置。由於竹荀味鲜,生长速度快,且生长气侯适宜,在中国各地普遍种植。目前,竹荀的生产占裁培若竹的四成。竹荀之中,以福建的毛竹品种最佳。竹荀长至茎粗约12厘米左右便可割收。竹荀以清爽脆嫩鲜甜见称;老竹荀被视为劣货,纤维粗,咀嚼有渣。鲜嫩的竹荀,颜色稍黄,竹荀肉柔软,竹皮紧贴,外表平滑,庇部切口较洁白,最明显的是竹荀尖端无竹壳包裹的。一般买回来的竹荀,外面仍有竹壳很硬,要将其逐片剥开,才露出竹荀肉。因此,一大株的竹荀,可供食用的部分不多、购买时应以较粗壮的为上选。竹荀除新鲜食用之外,还可晒乾,加工成竹荀乾,俗称「荀虾」。广府人但凡喜庆场合,多选用荀虾做菜,荀虾也是素菜的好材料竹笋:在我国自古被当作“菜中珍品”,在营养上,过去有不少人认为,竹笋味道虽然鲜美,但是没有什么营养,有的甚至认为“吃一餐笋要刮三天油”。这种认识是不准确的。其实,竹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每100g鲜竹笋含干物质9.79g、蛋白质3.28g、碳水化合物4.47g、纤维素0.9g、脂肪0.13g、钙22mg、磷56mg、铁0.1mg,多种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含量比大白菜含量高一倍多;而且竹笋的蛋白质比较优越,人体必需的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以及在蛋白质代谢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谷氨酸和有维持蛋白质构型作用的胱氨酸,都有一定的含量,为优良的保健蔬菜。中医认为竹笋味甘、微寒,无毒。在药用上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尤其是江浙民间以虫蛀之笋供药用,名“虫笋”,为有效之利尿药,适用于浮肿、腹水、脚气足肿、急性肾炎浮肿、喘咳,糖尿病、消渴烦热等,嫩竹叶、竹茹、竹沥均作药用。竹笋还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食用竹笋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去积食,防便秘,并有预防大肠癌的功效。竹笋含脂肪、淀粉很少,属天然低脂、低热量食品,是肥胖者减肥的佳品。养生学家认为,竹林丛生之地的人们多长寿,且极少患高血压,这与经常吃竹笋有一定关系。

竹荀和竹笋有什么区别

竹荀其实就是竹笋的另一种叫法,只是简体中文被翻译为了竹笋,而台湾翻译为了竹荀。

竹笋跟竹荀是一种东西,都是竹笋。只不过每个地区的写法叫法不同,比如说北方人叫西红柿,南方人就叫番茄是一个道理。

竹笋是从竹子根茎上发出的幼嫩的发育芽,竹笋是竹子的幼芽,也称为笋,可作为蔬菜食用。

竹荀和竹笋有什么区别

竹笋跟竹荀是一种东西,都是竹笋。只不过每个地区的叫法不同,比如说我们说的西红柿,香港人就叫番茄是一个道理。

竹荀:在中国人的饮食当中,占了相当位置,由於竹荀味鲜,生长速度快,且生长气侯适宜,在中国各地普遍种植。

目前,竹荀的生产占裁培若竹的四成。竹荀之中,以福建的毛竹品种最佳。竹荀长至茎粗约12厘米左右便可割收。竹荀以清爽脆嫩鲜甜见称;老竹荀被视为劣货,纤维粗,咀嚼有渣。

竹荀和竹笋有什么区别

摘要竹笋:属于竹的幼芽,一般较为粗壮,形状为圆锥形,外表呈褐色,顶尖为嫩绿色,外壳有如丝般细小的毛,外壳的皮层较多。

竹荪:外形较为特殊,头部具有深色的菌帽,菌帽下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向下铺开,菌柄雪白色,呈圆柱状,菌托为粉红色,被称为“雪裙仙子”、“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等。

文章仅供参考不保证准确性,如果情况严重请咨询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站长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inie6.com/jszs/166479370453222.html